找到相关内容207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鸠摩罗什法师的义学造诣

    无穷之算,非凡寿所及,不须住寿。若是变化身,化身则灭时而应时,长则不宜短,短则不宜长。以此将何为哉?"  慧远大师的问题是根据经云修习神足可得住寿一劫有余而提出。再者如果有住寿,那么佛菩萨的住寿到底...住寿一劫的说法,"若言住寿一劫有余者,无有此说,传之者生。"什公认为这种修神足能住寿一劫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,然而正有此种说法的存在,只是翻译经的人所错误的翻译而产生了这种错误的观点。什公说:"...

    释门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1162366.html
  • 日本奈良佛教南都六宗的来源与特色(上)

    传承。后智藏于天智年(665)入唐求法。归国后住法隆寺,弘传三论宗学,为第二传。智藏弟子道慈也于大宝元年(701)随遣唐使入唐求法,归国后住大安寺,举扬唐代三论新风,被誉为“释门新秀”,为三论宗第三传。至8世纪初,入唐求法的僧宣肪归国传入法相宗以前,三论宗作为日本古代佛教的主导学说,盛极一时。   法相宗,是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及其弟子窥基(632—682)创立的宗派。当时窥基被称为“玄门神足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5552092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主要特色

    月圆、新月)布萨诵戒,互相检讨忏悔破戒言行。   4. 每年雨期( 7 月月圆日 ~10 月月圆日)安居,精进禅修。   5. 修习念处、正勤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分,实践八正道。   ...上记载佛陀于入灭前夕告诉游方行者须跋陀罗,没有八正道就没有沙门果。 南北传律典比丘尼律忏悔戒中均明确禁止诵习咒语。.戒疤、燃指…等均非佛制。比丘律中明确禁止出家众性交,破此淫戒者犯波罗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056754.html
  • 玄奘法师在玉华

    改为佛教寺院。显庆年十月,已是60岁的玄奘法师,带领久经遴选的高僧精英,有“奘门神足”的窥基、神 、嘉尚、普光,还有弘彦、释诠、大乘钦、靖迈、玄则、玄觉、宝光等一行,来到长安以北二百多华里的坊州玉...玄奘法师在玉华  摘自《铜川日报》第3版  稿件作者:王凡   公元659年至664年,唐高僧玄奘法师在铜川市玉华山译经年有余,翻译佛经682卷,创立了法相宗,并圆寂在这里。玄奘法师与玉华山结下了...

    王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2061744.html
  • 万法唯识,三界唯心——法相宗学说的古为今用

      万法唯识,三界唯心——法相宗学说的古为今用   法相宗又称唯识宗,亦名慈恩宗。此宗创建,发于唐三藏法师玄奘,   完成于其神足弟子之首的窥基。法相宗以一经二论(《解深密经》、《...经院哲学,然而却不能否认它的成就。   法相宗创宗不久,唯识之学便远播日本、朝鲜。永徽年(公元653年)日本沙门道昭等随使入唐,遂为玄奘弟子,并得到奘师亲传,后携新译经论回国,为日本国弘传慈恩学说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2092658.html
  • 论师的佛陀观()

    是历史的事实。佛陀与常人一样有生有死,唯一与众不同的是舍寿、留寿行。如《游行经》云:佛陀入灭的前三月,在毗舍离游行,于遮婆罗塔休憩,告阿难曰:  诸有修神足[注48],多修习行,常念不忘,在意所欲,可得不死一劫有余。阿难!佛神足已多修习行,专念不忘,在意所欲,如来可止一劫有余,为世除冥,多所饶益,天人获安。……吾已老矣,年且八十。譬如故车,方便修治,得有所至;吾身亦然,以方便力,得少留寿。(《...

    释悟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444469.html
  • 《阿含經》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

    依「境、智」兩類開展成「境、行、果(根、道、果)」,由「境」含攝「蘊、處、緣起、食、諦、界、受等七事」;由「行(道)、果」含攝「念住、正斷、神足、根、力、七覺支、八聖道、入出息念、三學、證淨等...十七事:1.蘊(五蘊)、2.處(內外六處)、3.緣起、4.食(食)、5.諦(諦)、6.界、7.受、8.念住、9.正斷、10.神足、11.根、12.力、13.七覺支、14.八聖道、15.入出息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5440242.html
  • 《阿含经》中所建构的佛教知识系统

    rdquo;,由“境”含摄“蕴、处、缘起、食、谛、界、受等七事”;由“行(道)、果”含摄“念住、正断、神足、根、力、七...的佛法主题有十七事:1. 蕴(五蕴)、2. 处(内外六处)、3. 缘起、4. 食(食)、5. 谛(四谛)、6. 界、7. 受、8. 念住、9. 正断、10. 神足、11. 根、12. 力、...

    林崇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647084.html
  • 三十七道品的修证意义

    边论》中所谈到的三十六道品 ,它是如何来对治众生的种种病症的。   三十七道品 ,如果把它归纳起来有七种:一、念住;二、正断;三、神足、五根;五、五力;六、七觉支;七、八正道。   一、...行善” ,也就是诸恶莫作 ,众善奉行。   三、神足   神足即欲、勤、心、观 ,是种能够成就神通之根本。然神通是依禅定产生的。我们要想得到禅定 ,就要依法修行。佛法云:三乘...

    坚行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5156321.html
  • 菩提道之阶次

    令已生起之善法增长。 这是中资粮道(中阶)时,所着重修持之法。 神足是:欲三摩地、勤三摩地、心三摩地和观三摩地。 这是大资粮道(后阶)所着重之修法。 ...诸善法根本,故名资 粮道。在这个阶段中,菩萨致力于十二种法要之修持:即念住,正断和神 足。 念住是:身念住——以正念观察身体。 受念住——以正念...

    冈波巴大师

    |菩提道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0846063687.html